2009年4月29日

Bolivia: Evo Morales speaks on International Mother Earth Day

Media-Newswire.com
April 24, 2009

The primary cause of the twenty-first century should be the recognition of the rights of Mother Earth, Bolivian President Evo Morales Ayma declared hours after the General Assembly passed a resolution designating 22 April as “International Mother Earth Day”.

“If we want to safeguard mankind, then we need to safeguard the planet,” he said, stressing that social movements, regular citizens and presidents the world over needed to understand and support the rights of Mother Earth. “That is the next major task of the United Nations”.

Speaking at a Headquarters press conference this afternoon, he said previous centuries had witnessed a permanent ongoing battle for human rights. With those human rights now secured, it was time to fight for those of the planet, including the right to life, the right to regeneration of the planet’s biodiversity, the right to a clean life free of pollution, and the right to harmony and balance among and between all things.

“Mother Earth cannot be a piece of merchandise”, he argued, stressing that it was necessary to correct humanity’s historic mistake of buying and selling the planet. Human beings could not exist without Mother Earth, but changes in climate and the environment were already beginning to threaten that existence in some places. In the Andes, mountain peaks were losing their white snow-caps, lakes were drying up, and fish were disappearing from the Orinoco.

In light of the damage traditional power plants caused to the environment and the fact that gas and oil deposits are limited, he said his Government would be reconsidering its energy policy. It would explore developing clean energy sources, especially its numerous natural opportunities for hydroelectric energy, but investment would also be needed.

He was also working to defend equality, democracy and the rule of law in Bolivia, he said. Moreover, he intended to defend himself as Bolivia’s constitutionally-elected President and head of a Government that had, for the first time in the Republic’s 180-year history, been elected four times in a row with over 50 per cent of the vote.

Bolivia was also moving towards the approval of a new Constitution, which was supported by some 70 per cent of the population, he said. “This is a process of great transformation and change. Unfortunately, the neoliberal groups which still exist in some regions have attempted to take over the palace, but did not succeed”.

President Morales was joined by Paul Oquist, Senior Adviser to the President of the General Assembly, who outlined the run-up to the high-level General Assembly meeting on the World Financial and Economic Crisis and Its Impact on Development, scheduled for 1 to 3 June in New York. Informal consultations had already begun, with Member States submitting proposals for the meeting’s outcome document. Those deliberations would continue until 4 May, when the President of the General Assembly would issue a draft document that would then be subject to intergovernmental negotiations ahead of the high-level meeting.

The high-level conference would, he said, allow the “G-192” of the United Nations “to give voice and participation to all the world’s countries on the most important issue of our decade and perhaps our century”. It was intended to be a forum that was legal, representative and credible, since it would take into account the interests of all those affected by the crisis.

Echoing that statement, Mr. Morales said he was looking forward to the meeting, which would be an opportunity for everyone to be heard and the economic problem collectively resolved. “We all need to shoulder the responsibility for resolving the financial crisis.”

In response to a question on whether the United States stimulus plan was good enough to bring it out of the economic doldrums, he said that the crisis of capitalism could not be solved merely by injecting money. “You cannot issue more and more money unless you increase the means of production and the real economy of countries”, he stressed, underlining how even the G-20 [Group of Twenty] disagreed on how to turn national economies, as well as the global economy, around.

To a number of questions about the global financial architecture, he pointed out that France and Germany had questioned the bureaucracy of the 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 and he welcomed proposals by Brazil and Argentina for its radical reform. He further welcomed ongoing changes within the World Bank, which had previously urged him to privatize a number of Bolivia’s industries, to no avail.

He went on to say that the response to the financial crisis had to be more than just the provision of money by the same institutions that had contributed to its cause, such as the 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 In fact, a revolution within the Fund was needed, with its bureaucrats thinking about the big picture rather than “lining their own pockets”.

Asked when his Government would provide more information on what it had described as a plot to assassinate him and two other high-level members last week, he said the investigation was ongoing. [Three men were killed and two others jailed by Bolivian police last week in the eastern city of Santa Cruz.] But, it was his hope that the Bolivian justice system would pursue the case to its end.

Asked about Government efforts to end cases where the working conditions of servants among some wealthy landowners seemed tantamount to slavery, as well as initiatives to redistribute land to the poor, he said a great deal of education was needed to end such conditions. The Government hoped to do more than institute agrarian reform. Indeed, the four components of its initiatives were just redistribution of land; mechanization; increased production of organic and biological products; and just and fair trade. It was also focusing on credit for micro-enterprise.

Responding to a question about recent educational reforms, such as the right of indigenous people to be instructed in their own languages, he said those new types of universities sought to repair the damage of the last 500 years. But, radical change –- as seen in the case of the new Constitution -- was needed. He hoped that those universities would teach young patriotic students who were committed to their country and would eventually work for it, rather than participating in a “brain drain”.

Asked about his recent hunger strike, he noted that such methods had previously been against the military dictatorship, but were now being used against the neoliberal model. Those who subscribed to that model were frightened of democracy, because they knew they would not win.

低消費高福利:通往生態文明之路

文佳筠
《綠葉》雜誌
2009年 第3期
文佳筠,留美學者,就職於全球化國際論壇 (International Forum on Globalization),著有《使少數人富起來的改革——中國與通往經濟全球化之路》 (www.wyzxsx.com/ebook/002.doc)。
摘要:人類改變現行的消費方式和生活方式,刻不容緩。但是追逐消費的觀念和資本主導一切的邏輯,卻如天羅地網般阻礙綠色生活方式的生存更甭提普及。必須實現從生產到生活到社會關係的全面轉型,和諧社會、生態文明才有可能成功構建。
一、轉變消費—生活方式的迫切性
改變現行的消費方式和生活方式,是人類刻不容緩的任務,人們對此的懷疑已經越來越少了。在這裡,我僅僅從地球生物承載力和生態足跡這個角度再明確強調一下。

地球的生物承載力是指能滿足人類需求的、可用的、具生物生產力的土地面積,包括農田、牧場、森林和漁場。生態足跡是按照生物學上一個地區的生產性土地和海洋供人類使用和吸納經人類使用後產生的廢物所需要的資源,來衡量人類對大自然的需求。生物承載力和生態足跡通常以地球公頃為計量單位;全球平均1公頃土地所能生產的資源和吸收的廢物,就被稱為「1地球公頃」單位。下表中的數據來自於世界自然基金會(WWF)、倫敦動物學會(Zoological Society of London)、全球足跡網絡(Global Footprint Network)聯合發佈的《生命行星報告2006》 (Living Planet Report 2006)。


上表令我們一目瞭然的是,從全球來講,把餅做大的空間已經不存在了,人類的生態足跡已經超出了地球負荷25%,我們早已不再依靠自然的「利息」生存,而是在揮霍大自然的「本金」。即使如美國,地多人少,仍然超載100%以上。照目前這種消耗生態資源的速率走下去,發生生態系統全面崩潰的可能性不可避免。2007年無錫水危機,淮河支流沙穎河沿岸的癌症村,越來越向北京逼近的沙漠,諸多現象,都是中國生態系統局部崩潰的表現。

人類的生產方式和消費方式是不可持續的,必須迅速改變。自然界對人類的報復,日益明顯。除去原有的生態災難,近年來,氣候危機的陰影開始籠罩地球,看似無毒無害的二氧化碳,竟然成為人類的頭號環境敵人。

美國奧巴馬新政府公開承認氣候危機的緊迫性並倡導發展低碳經濟,這是比小布什政府進步之處。但是在倡導低碳經濟的同時,奧巴馬政府又向美國人民許諾,要讓他們繼續過那種既有的美國式生活,住大房子開大汽車的生活。這完全是自相矛盾的。單從資源能源利用的效率來講,今天的美國比50年前高效得多。可是,隨著效率的提高,房子越來越大(美國戶均住房面積比50年前增長了一倍),車子從經濟型的小車換成了SUV,從一家一車變成一家兩車甚至更多,結果資源能源用得更多。與此同時,自我感覺幸福的美國人占總人口的比例,從上世紀70年代就進入平台期,近年來甚至有一些下降。僅僅採用新技術,而不改變美國人消費主義的生活方式,怎麼能真正實現減排、避免生態災難?

近年來,中國政府開始超越單純的GDP發展觀,轉而倡導科學發展觀,主張可持續發展,要構建資源節約環境友好型社會,促進人與人、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的新型文明——生態文明。這一理念(更具體地說是發展理念)的轉變是令人鼓舞的。尤其是近期來,中國政府更進一步明確提出要加快轉變經濟增長方式。但是問題是,僅僅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是不足以完成向資源節約環境友好型社會的轉變的。在中國,儘管人與資源環境的關係「高度緊張」,但是長期以來人們對住大房子開大汽車的美國夢的嚮往卻是空前熱烈。即使真正實現了產業的升級優化,即使擴大了內需——而非依賴現在的「兩高一資」的外向型經濟,只要中國人的美國夢一如既往,可以預計:可持續發展依舊是鏡花水月。從上面圖表中的數據可以推算出,要滿足全體中國人過上美國式的生活,至少需要1.12個地球。但無論是接軌,還是發揮比較優勢,還是「大國崛起」,或者什麼主義和辦法,都不可能變出1.12個地球給中國。

可持續發展,離不開可持續消費,必須探索一條低消費高福利的發展之路。胡錦濤主席在十七大報告中強調:「建設生態文明,基本形成節約能源資源和保護生態環境的產業結構、增長方式、消費模式。」將產業結構、增長方式、消費模式並列在一起,決不是一閃之念,而是深謀遠慮之見。

二、消費主義的誤區
由全球資本主義所主導的人類社會,遵循著兩個原則。在生產領域,是企業的無止境的積累原則,為了追求利潤不斷地擴大再生產。為了讓生產出來的產品有去處,輿論上就引導人們不斷地追逐消費。所謂「能掙會花」的宣傳,實質上把生活等同於消費,用消費取代了生活。正常的生理需求變成了消費競賽,人異化為一種消費動物。人們瘋狂地、辛苦地工作,就是為了享受那所謂消費的歡愉。只有消費者,才是成功者。你比別人消費得多,你就比別人更成功;你比別人消費得少,你就是一個失敗者。其實眾多的研究證明,在滿足了最基本的溫飽之後,幸福感和消費基本上沒有關聯。過度消費並不能給人帶來更多的幸福,相反卻常常帶給人煩惱,即使暫不說其環境後果。2008年,一首叫做《那一年,我們都沒有錢》的詩在網上廣為流傳,引爆眾多網友爭曬美好記憶。這印證了不少社會學家早就發現的道理,幸福感並不隨著消費的增加而增加。

一個剛畢業不久的小姑娘,每月掙兩千塊,捨不得吃,捨不得租好房子,跟好幾個人擠在一個房間裡,辛辛苦苦省下錢來幹嘛了?花三千多去買新型的諾基亞手機,花幾千塊錢買LV的手提包。以犧牲健康、舒適為代價,換來一時的炫耀所帶來的對虛榮心的滿足。攀比無止境,面對花上萬元買更貴皮包者,虛榮心的滿足往往立刻變成沮喪。

我一個朋友,在京郊買了一棟別墅,榮登「別墅族」之列。可是一年當中,除了中秋節召集一幫人撮一頓外,根本沒有幾天趕去享受。物業費還要照樣交,一年下來差不多兩萬。別墅成了燙手山芋,現在想賣都賣不出去。

與對這些奢侈品的過度追求相反,人們對那些雖非奢侈但是對人的生活至關重要的綠色產品,卻又是極端輕視。同樣一個小姑娘,她常常會花幾百甚至幾千元錢去買一套所謂的高級護膚品,以圖達到美容養顏的目的。其實各式各樣的化妝品,不管是產自巴黎,還是北京郊區的某一個開發區的加工廠,它們的差別並不大,都是一些化工產品而已。它們對人的容顏的「呵護」微乎其微,有的甚至因為含有鉛化物而有相當的副作用。真正的「呵護」是由內而外的,這個內,除了睡眠、運動外,主要是由人的日常飲食決定的。綠色食品,由於其不用化肥農藥,投入了較多的人力,所以價格自然會比非綠色食品要高。比如,普通大米一塊一斤,綠色大米可能三四塊錢一斤。這個差價,對於許多對LV手提包和進口化妝品一擲千金的城裡人來說,其實是負擔得起的。可是,中國有機農產品,一半以上供出口——這其中的差價,大部分被中間商拿走,有機種植的農民得到的實惠很有限。中國農業大學的教授何慧麗組織蘭考農民合作社生產無公害大米。好大米生產出來了,在銷售的過程中卻困難重重,還惹來不少「違背市場規律」的嘲笑。人們寧願花一千塊錢買幾十毫升的化學合成劑;卻捨不得在善待農民的同時善待自己,多花一點錢買一袋好大米,這難道就是神聖的市場規律?

近些年來,中國城市中產階級的環保意識越來越強,這是一件好事,但同時他們往往意識不到自己對環境污染的「貢獻」。當中國入世的時候,多少城裡人為了汽車會因此降價而歡呼?中國越來越多的城市為了給小汽車開路,把主幹道對自行車封閉。推動這一政策的出籠,當然是買車的城市中產階級以及代表他們的利益集團。一個朋友一面抱怨著北京的空氣污染,一面說「打算對自己好一點,買了一輛車」,真是令人啼笑皆非。當我們用消費主義填補我們生活中的不滿意時,有沒有想到,每多一輛車,要增加多少能源消耗,廢氣排放?有多少土地會被鋪成馬路?多少農民會因此失去土地?大自然因此失去多少自淨化能力?私人汽車過多,代步工具反倒成了累贅。我一個朋友,為了錯過早晨的交通高峰,六點就起床,七點多開車趕到單位,代價是長期犧牲睡眠質量。在鋼筋水泥的森林裡穿行,開著車到健身館踩自行車鍛煉身體的生活,真的就那麼值得人神往嗎?這是我們真正想要的還是被消費主義製造出來的?

低消費,並不意味著低生活水平。高福利是彌補之道。其實,生活不僅僅是消費,人類有很多需求,決不是消費能夠代替或解決的。現在,金融危機一來,為了拉動市場需求,各地紛紛組織家電下鄉。農民真正需要什麼呢?十幾億人呆坐在一個大盒子面前,看著同樣的節目,這種「現代性」的可取之處到底有多少呢?湖北三農學者賀雪峰教授幾年前就提出,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應該是要建設一種「低消費、高福利」的不同於消費主義文化的生活方式,也就是要建設一種不用金錢作為生活價值主要衡量標準,卻可以提高農民滿意度的生活方式。他的研究團隊,在湖北幾個村幫助農民建立老年人協會,每人每天只投入平均一毛錢,就極大地增進了農村老年人之間的交往,提高了農村老年人閒暇生活的質量。老年人協會為老年人提供了老有所樂、老有所為的空間,使中青年人看得見未來的希望,從而降低了生活的貼現率,提高了合作的可能性。同時,中老年婦女自發組織的各種文化組織,如腰鼓隊、健美操隊,不僅給農民帶來了生活的情趣,而且使農村婦女有了生活的主體性,增加了村莊的社會資本。所有這些,都不是彩電冰箱之類的家電能夠取代的。毛澤東時代有人民體育、人民教育、大眾文化和大眾醫療的說法。農村改革,是伴隨著「我們的家鄉,在希望的田野上」的歌聲開始的。可是,將近三十年的經濟高速發展,儘管農民有了電扇電視之類,農村卻越來越成為讓年輕人無所留戀的空心村。究竟是什麼地方出了問題?我們應該如何重建希望的田野?這幾年政府大力重建農村合作醫療,大力投資農村基本教育,給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帶來了曙光。何慧麗、賀雪峰們的實踐,對進一步深化新農村建設有相當的啟發意義。

賀雪峰教授提出的低消費高福利的發展之路,不僅是中國農村的急需,也是全世界包括西方在內的急需。在中國一提到西方,很多人首先想到的是美國,美國=西方。說句公道話,歐洲與美國還是有很大不同的。普通民眾對開大汽車住大房子的嚮往程度,在歐洲遠不及在中國。現在歐洲興起了一股「共享汽車運動」,充分提高一輛汽車的利用效率,由不同家庭不同的人一起使用,達到了節能減排的目的。越來越多的城市開闢了自行車專用道——中國越來越多的城市把主幹道對自行車封閉,完全是和可持續發展背道而馳。荷蘭首都阿姆斯特丹,是有名的自行車之城,我給幾個自行車停車場拍了照片。在國內參與公共活動時,我多次拿出這些照片詢問大家這是什麼地方。答案是東南亞某城市,或者十幾年前的中國某城市。當我說出正確的答案時,舉座嘩然。

即使在美國,對極端消費主義的反思和批判也要遠遠強於中國。一位美國朋友曾送我的一句話:「一個地球已經不可能再負擔富人。」(One earth cannot afford the rich any more.)——國內的「學者」們肯定會攻擊這是「仇富」的「民粹主義」運動。他是一位志願簡單生活運動(voluntary simplicity)的實踐者,而這個已經有上百萬人參與的運動,還在不斷壯大。為什麼越來越多的美國人加入到這一運動中?因為他們意識到,在滿足了基本的溫飽需要後,物質的增長往往並不能帶來更多的幸福感;與其成為金錢和物質的奴隸,不如滿足於簡單的生活,同時把精力投入到其他層面的追求中。設想,中國人以美國人的生活為富裕的標準,美國人又以比爾·蓋茨的生活為富裕的標準,有限的地球承擔得起如此龐大無限的慾望嗎?有出路嗎?我想起了志願簡單生活運動另一句著名的口號:「簡單生活,讓其他人能夠生活。」(Live simply,so others can simply live.)

三、阻礙消費方式轉變的制度因素
不過,對資本所主導的全球經濟發展模式所帶來的巨大負面環境影響,許多人自發降低自己生態足跡的努力,只是杯水車薪。因為個人或小群體的選擇和行動固然重要,但它的影響力根本不能和制度、規劃比擬。西方真正的環保主義者對過去幾十年環保運動有著清醒的反思:「我們贏得了一些戰役,但我們正在輸掉這場戰爭。」

比如,美國的許多城市是為小汽車設計的,而不是為行人設計的,沒有小汽車簡直寸步難行,這為人們選擇環保的出行方式帶來了巨大的限制和困難。同樣的兩個尋找職業者,有車者的尋找範圍很顯然就會大,而無車者因為公共交通不發達,尋找範圍自然就會小,結果可想而知。既然做一個環保踐行者的代價是如此巨大,那麼指望綠色生活運動會全民化,怎麼可能?

同樣的問題在北京也越來越明顯了。近年來,儘管北京在公共交通方面投入很大,但是對無車族卻越來越不方便。我認識的一位德國朋友,過去五六年內工作生活在北京,一直堅持騎自行車上班。幾年內她的住所和工作地點都沒有改變,但上下班所需要的時間卻越來越長,要繞的路越來越多。這主要是因為最近一些年的道路規劃越來越圍繞汽車而設計。就拿西直門一帶為例,西直門立交橋是汽車交通樞紐,其周圍則是公共交通樞紐。與私人汽車相比,這裡的公共交通的便捷性如何呢?假如你從西面乘公交車來要在西直門換乘地鐵,因為隔著巨大的立交橋,你只能在離地鐵車站很遠的地方下車——再往前就沒有路口和車站了。如果你再提著行李,那這一段路程就絕不會輕鬆。要是再碰上下雨,那會更加狼狽。私人汽車方便了,行人遭罪。記得作家張承志曾指出,北京的那些立交橋縱橫蔓延的巨大路口,在行人眼裡簡直就是「形如天塹」。面對這樣的公交系統,你又會做何種選擇呢?你還會熱衷於綠色出行嗎?顯然,類似的問題必須靠政府和制度來解決,單靠個人選擇是不夠的。

再講一個農村的例子。住房建設是目前中國農民最重要的消費支出。上世紀80年代中期到90年代初期發行的一套中國民居郵票,讓許多人瞭解到中國傳統民居建築是那麼多姿多彩,富有創造性。可是,在經濟越來越發達的今天,八億農民的住房卻越來越如出一轍。從四川到貴州,從江南到西藏,清一色的磚牆貼瓷磚,冬冷夏熱,缺乏抗震能力。而且蓋一棟這樣的房子,至少要消耗農民進城打工十年左右的積累。如果有一種住房能夠融環保、價廉、漂亮、牢固、冬暖夏涼於一體,那可能是中國農民的最佳選擇。中國台灣建築師謝英俊就為我們提供了這一選擇。謝英俊的建築,創造性地繼承了傳統(比如稻磚房土磚房之類),講究形態美,注重建築外觀與自然景致的融合。施工過程中,遵循生態環保原則,因地制宜,就地取材,主要使用無污染、可回收的天然建材如石頭、竹子、麥秸、稻草、木料等,最多輔以少量輕質鋼材。這種房子即使拆毀後,其材料或者可以繼續使用,或者被自然界分解掉,不會產生建築垃圾及污染,稱得上是貨真價實的「可持續建築」。

謝英俊的設計不僅材料成本低廉,人工成本也是如此。因為他在設計中盡可能地降低了施工技術含量,盡可能地去機械與工具化、專業化(設計除外),讓房主及其鄰里鄉親自己動手就可以完成大部分工序,而不需要求助於專門的建築施工隊。中國農村缺乏資金,但是不缺乏勞動力資源。這種合作建房,既為農民節省了資金,又使農民在建房中形成了一種新的社區關係,可謂一舉多得。

這樣一種近乎完美的建築模式,推廣過程中最大的困難是什麼?不是別的,是農民的認同。那麼多農民,明知道磚牆貼瓷磚的房子只是看起來光鮮,住起來冬冷夏熱,但為了攀比「現代化」和所謂的「洋氣」,寧可多花錢也要蓋這樣的房子。所幸的是,謝英俊的合作建房模式以及他所設計的稻磚房,現在開始在蘭考等地的農民合作社裡被推廣。這讓我們看到了突圍的希望。

結語
資本和消費主義主導的邏輯,阻礙著綠色消費和綠色生活的產生與普及。以人為本,還是以錢為本,這是擺在中國政府、中國社會、中國民眾面前的選擇。要想實現可持續發展,就必須實現從生產到生活到社會關係的全面轉型。一個以內需為主的經濟發展方式,不可能與一個忽視社會公正、兩極分化的社會共存;節能減排的生產模式,無法與住大房開大車的消費方式共存。諸種方面是互為因果互相促進的,離開了它們的全面發展,和諧社會、生態文明將勞而無功。在經濟危機和環境危機都愈演愈烈的今天,探索一條低消費高福利的發展之路,是中國和全世界的急需。

2009年4月27日

馬克思會為金融海嘯開什麼藥方?

黃曉南
中國評論新聞網
2009年4月27日

假使馬克思仍然在生,他會怎樣拯救當前的經濟危機?


中評社香港4月27日電(記者 黃曉南編譯報道)金融海嘯令資本主義學說面臨前所未有的危機,也讓西方社會重新捲起 「馬克思熱潮」。五/六月號的美國《外交》(Foreign Policy)期刊發表專文說,馬克思大作《資本論》近日在全球熱銷(德國一家書店的銷量由2007年的一百本增至去年的數千本),反映了這次危機之廣泛和慘烈,及導致許多資本主義信徒出現了意識形態的迷失。

這篇題為《完全摩登馬克思》(Thoroughly Modern Marx)的文章說,為什麼人們要為馬克思招魂?其中一個原因是他在150年前就準確預言了當今資本主義全球化(capitalist globalization)的出現及其後果--即今次金融海嘯的發生;更甚的是,他還為此預留了解救的「藥方」,值得我們今天作為參考。

馬克思在《共產黨宣言》中就開宗明義指出:「資產階級如果不使生產工具經常發生變革,從而不使生產關係--亦即全部社會關係--經常發生變革,就不能生存下去。‥‥資產階級既然搾取全世界的市場,這就使一切國家的生產和消費都成為世界性的了。」這段話簡直是金融市場現況的鏡映:當今資產階級的領跑者--華爾街的高層--為了創造利潤而不斷對金融工具進行「創新」,再把這些工具所製造的產品傾銷到世界各地,埋下了孕育金融危機的種子。

馬克思如果今天仍然在生,他會毫不猶豫地指出,證券和衍生產品等金融工具儘管有助於近數十年的高速經濟增長,但同時亦直接催生了一個又一個的經濟泡沫,當中最重大和危險的就是美國的房地產泡沫。正因這個泡沫對於美國消費者需求及全球股市的持續高企至關重要,所以當它一旦最終爆破的時候,所產生的後果會是如此的慘烈。馬克思會以此作為「資本主義發展到最後,會像一個魔法師,無力再控制自己召喚出來的魔鬼」的完美例子。

更重要的是,馬克思認為資本主義無可避免會導致社會的疏離,讓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只剩下赤裸裸的個人利益和金錢交易,這現象的一個後果即如各企業今天碰到經濟不景,首先想到的就是裁員和減薪,令社會湧現大批失業和無家可歸者。同時,這種疏離亦會使社會中各成員不能團結一致去建立取資本主義而代之的另一種制度。

因此,馬克思為今天的危機開出的第一個「藥方」,將會是解決這種全面的社會疏離和無力的情況。在150年前,他認為當時如雨後春筍浮現的工會和工人政黨是踏出了正確的一步。在今天,他會鼓勵人們成立新的利益公同體、協會和組織,用以抵抗資本主義的現狀,並開始抉擇如何更好地滿足自己的需求。

馬克思開出的第二個「藥方」,將會是號召金融市場的公有化,並「通過擁有國家資本和獨享壟斷權的國家銀行,把信貸集中在國家手裡」(《共產黨宣言》)。弔詭的是,這一倡議在今天也的確找到鼓吹者,但這人卻是英國金融業的建制中人,同時也是倫敦經濟學院教授的威廉.比特(Willem Buiter),肯定不是一個「馬克思主義者」。

今次金融危機所曝露的關於資本主義的荒謬性,甚至已超越了金融的領域。例如,美國總統奧巴馬為解決氣候問題,提出二氧化碳排放配額的拍賣機制,讓這配額可以在市場上自由交易;但這種交易制度卻須依賴於現成的、充斥衍生工具的金融市場,這就讓人為的操縱和波幅大起大落變成無可避免。因此,馬克思的第三道「藥方」,將會是提倡打破「以資本主義市場解決一切問題」的邏輯,轉而利用國家集權的機構解決諸如氣候變化等問題。

最後,在第四道「藥方」中,馬克思會呼籲世界各經濟體,為了應付目前的金融危機,應以團結一致的行動取代勾心鬥角。但與此同時,新的變革卻必需由各國的內部做起,包括勞動階級需先解決與其國內的資產階級之間的關係,為達致這目的,經濟、政治和法律制度也需作出相應改革。而正因各國國情有所不同,變革的措施也必需因應其各自的實際條件。但無論在任何情況下,馬克思都會強調,變革的雄心壯志是不可或缺的。

上述「藥方」成為現實的機會有多大?就算在金融危機水深火熱、世人迷失焦慮的今天,這個問題也是難以預料的。如果馬克思今天仍然在生,他也不會斷言,當前的危機將何時得以解決,及將以怎樣的方式解決。與執著於幼稚烏托邦情結的浪漫改革家相比,馬克思從來都是一個偉大的現實主義者,他或許仍會視當前的危機為資本主義漫長自我演化過程中,必然出現的一個階段。

2009年4月22日

階級話語的消逝 *

潘毅 陳敬慈
《開放時代》

廣州市社會科學院院刊

2008第5期
2008910

潘毅,香港理工大學應用社會科學系副教授,香港理工大學與北京大學合作的中國社會工作研究中心副主任。著作有《失語年代的光與影》、《中國女工──新興打工階級的呼喚》、《失語者的呼喚:中國女工口述》(與 黎婉薇合著), 及《中國製造:全球化工廠下的女工》(英文)等。

陳敬慈, 北京大學-香港理工大學中國社會工作研究中心博士後研究員。

[內容提要] 本文考察了中國階級政治和階級話語中的一些歷史性悖論,特別是上世紀八十年代和九十年代中國大陸新工人階級結構性地形成時階級話語的消逝,階級概念被限制在小範圍的學術界,並被後來流行的社會分層概念完全取代,導致當今中國不可避免的去政治化過程。中國知識分子的當代實踐和他們關於社會分層與社會不平等的研究進一步扼殺了階級話語,抵消了在快速變遷的中國社會中形成的對階級沖突的新理解。現在對階級分析的重現,除了一小部分之外,同樣延續了去政治化的話語,消解了對中國向全球資本主義轉型的可能的批評。

導論

本文試圖解開這樣一個悖論:在中國正努力將自己變為「世界工廠」的時代,我們卻發現一種倣傚階級失語的趨勢,其代價便是壓制那些在全球化生產中遭受剝奪的打工妹或打工仔這一新階級的興起。我們力圖探索新自由主義政治意識形態所推動的「追捧全球化」霸權計劃的微妙之處。這一悖謬的過程還體現在「階級與革命」的歷史性之中,一種源自中國社會主義時期的特殊的階級鬥爭實踐。對階級鬥爭的譴責為全球化時代階級話語的消逝鋪平了道路,因此,我們發現了中國階級形成的一種雙重異化(如果不是創傷的話)。首先,是毛澤東時代對「階級」和「階級鬥爭」自上而下的表述;;其次,是改革時代階級話語的突然消逝。這種雙重異化既是政治力量發揮作用的結果,也是社會結構制約力失靈的體現 — 它否定了快速變遷的中國社會中已經產生的關係。近年來有關社會分層和不平等的討論取代了階級話語,實際上是對「階級鬥爭」概念的否定,同時也是對二十世紀八十年代以來西方階級分析終結論的呼應。韋伯式的分析看似不偏不倚,合乎邏輯,既意識到現有政治體制內在的「社會問題」和「社會緊張」,又肯定了解決問題的改革體制。從馬克思主義的階級分析到韋伯式的社會分層研究,這一「自然的」轉變背後,是對於退回到中國式社會主義 (被視為「同等貧窮、政治動盪和極權主義」的同義詞) 的真正恐慌。新興的中國工人階級,在出生的那一刻便像一個到處飄蕩的幽靈,沒有聲音、沒有身份、沒有棲身之所。

一、「階級」的淘空

「階級」的語言已經被悖謬地淘空,它像過去的一個亡靈,雖已死去,卻盼望復活。我們困惑於這樣一個奇怪而又殘酷的生活經驗:對於中國工人來說,階級的生活經驗非常明顯,然而階級話語卻被嚴重地壓抑。階級話語不但被新自由主義的霸權計劃所取代,並且同樣遭到許多普通民眾的反感和厭惡,後者不僅是新興的城市中產階級,有時竟包括工人階級自身。原本有可能表述階級認同和集體性的階級話語,被階級主體自身的自我譴責進一步窒息。

這裡我們觀察到從毛澤東時期到後社會主義時期中國階級的簡要潛系,我們進一步對照城市工業區農民工的鬥爭,以理解全球化時代中國工人階級「消解」的含義,以及自我形成中的鬥爭。我們認為,在對中國人口和勞動問題進行政策和制度控制方面,階級話語缺失症 (discursive dyslexia) 發揮著重大作用,它不僅限制了勞動力流動、工作機會、居住地,而且阻礙了工人階級自身的形成。“未完成的”階級由那些被稱作為農民工的新工人主體所構成,它體現了一個在當今中國不可能完成的無產階級化過程。當階級語言已經消逝的時候,我們看到一個新的中國工人階級正破繭欲出。

當代中國新工人階級的形成,受到這些話語和制度性因素的結構性約束。毛澤東時代“無產階級化”過程的獨特之處在于,是政治力量而非市場力量控制著整個進程。首先,毛主義對馬克思的階級分析做了重新解釋,將農村的階級斗爭提高到和城市同等重要的地位。早在1926年,毛澤東就在他著名的文章“中國社會各階級的分析”中提到,在中國社會進行階級分析的目的是要區分共產主義革命的敵人和朋友﹕「誰是我們的敵人?誰是我們的朋友?這個問題是革命的首要問題。」[1]毛澤東指出,「我們革命的領導力量是工業無產階級。」然而,在二十世紀初的中國,現代工業無產階級為數不過二百萬左右,「二百萬左右的產業工人中,主要為鐵路、礦山、海運、紡織、造船五種產業的工人,而其中很大一個數量是在外資產業的奴役下。」[2]儘管毛澤東對工業無產階級的革命參與寄予厚望,但他非常清楚這個階級規模太小。實際上,後來的革命及抗日、解放戰爭所依靠的主要是農民,毛澤東將他們劃定為「半無產階級」,看作是無產階級的最堅定同盟。[3]

然而解放之後,不是廣大的農民,而是城市中的工人被稱作中國無產階級的先鋒隊,並因此成為新中國的主人。新的無產階級的革命目標之一,就是為了保衛社會主義革命而堅持階級鬥爭。與二十世紀二十年代的初生狀態不同,在毛澤東時代國家命令經濟的背景之下,中國工人階級的形成只用了很短時間;相比之下,英國或其它歐洲國家的工人階級,則是在市場經濟下經歷了至少半個世紀才形成。[4] 國有和集體企業迅速建立,出於抵禦西方入侵的考慮,重工業獲得優先發展。國有和集體企業還被塑造成「大而全」的「單位」,為新工人階級提供就業、住房、教育和醫療等多重保障。國家無所不在,干預生產、再生產、消費等各個環節。當計劃經濟實現之後,毛澤東時代的中國無產階級化過程也隨之完成。社會主義的最終目標是消除階級,而進人社會主義時期後,作為中國無產階級先鋒隊的中國共產黨,不得不先製造出一個工人階級從而使其政治權力合法化,每個中國人都被安置一個「階級成份」。表述政治的力量是如此強大,它不費吹灰之力就製造了一個顯而易見的誤識,將自在階級演繹成自為階級。

正如汪暉正確指出的,階級概念在毛澤東的意識形態裡體現了雙重含義﹕一方面作為一個激進的圖像,在永不停息的階級斗爭中重新激活(reactivating) 一個社會主義烏托邦﹔另一方面作為一個階級地位的標志,去為每一個中國人定位,結果產生了一個去政治化的過程。[5]對毛澤東階級概念的這一政治表述,導致一個“階級認同的本質主義論述,它証明激發自下而上的政治轉型是不可能的。相反,它成為最具壓制性的權力邏輯,构成隨后發生的派性斗爭的基礎。隨著階級話語單一性范圍的不斷擴展,‘出身論’或‘血統論’成為對作為中國革命核心的主觀主義和能動主義世界觀的否定和背叛。”[6] 因此,1949年中國解放之后,全國人民都被強加一個階級身份,其分類根据是解放前的“階級”背景﹕在農村地區是地主、富農、中農、貧農和雇農﹔在城市是革命幹部、革命軍人、專業人員、工人、商店售貨員、小資產階級、工商業資本家、小商人、手工業者、貧民、流浪者等等。1955年和1956年社會主義改造之後,城市裡的這些階級類別很快地簡化為兩大階級﹕幹部和工人。[7]到文化大革命結束,只有兩大類官方的階級(工人階級和農民階級),一個階層(知識分子),階級和階層的含義已經不能夠清楚地界定。

對于許多中國人,尤其是被劃為“右派”的知識分子而言,是階級概念的“激進”一面 —— 發展為1957年反右運動和隨後的1966年文化大革命的不斷的階級斗爭——引發了一場名為“階級斗爭”實為派系斗爭的難以想象、難以控制的混亂。階級斗爭的“激進”一面源于通過自我改造來踐行社會主義建設事業的信念,它是激進的社會轉型的主觀基礎。階級概念“保守”的一面則以僵化的階級分類進一步限制階級斗爭的受害者,配合出身論和血統論的單一性話語,創造出階級決定一切的宿命論。對“階級”概念的雙重闡釋,不管是在“階級斗爭”還是在“階級身份”意義上,都導致階級的結构性脈胳完全被剝離,換言之,自在的階級被當作自為的階級,階級的實存性被否定。“階級”在中國變成了一個幽靈,被剝離了自身的“斗爭”,反而把“政治”作為自己的代言人和歸宿。能指和所指之間的鴻溝太大了。階級的幽靈,沒有自身的化身(embodiment),連顧影自憐都不可能。

當中國于1980年代初開始實行改革開放政策時,毛澤東所建构的“階級”語境在改革時期的中國被迅速擊得粉碎。中國的無產階級,先是被“政治”制造出來,然后被國有企業和集體企業的工作和階級位置填充結构性內容,現在到了要被赶走的時候了。[8]新興的資產階級、城市中產階級和政府官員一起,轉向新自由主義的現代性話語,毛澤東式的“階級斗爭”話語被永遠地拋棄,中國工人階級的特權地位亦被否定。中國階級歷史的悖謬是,正當階級宣告消逝的時候,一支由湧進新興工業區和開發區的農民工構成的勞動力大軍正在快速形成。這些地區成為想利用中國龐大數量的廉价勞動力的全球資本的基地。因此,一個由來自中國農村的數量龐大的農民工構成的新興的工人階級呼之欲出。然而,這一新形成的中國工人階級,當其作為一種階級力量要誕生的時刻,卻遇到重重障礙。當自在的階級正在結構性地萌芽時,精英集團不但對工人階級沒有半點同情,反而試圖通過各種權力技術對它進行扼制。在“自為階級”的形成中,階級斗爭被再次提了出來。

二、階級的幽靈

如果說是毛澤東的革命理想在中國引發了“階級斗爭”以及“階級”的話,那麼,可以說是改革宣告了階級的死亡,取而代之的是現代性話語。1980年代早期的“傷痕文學”,起初只是受到迫害的右派知識分子對“文化大革命罪惡”的揭露,結果卻演變成對“階級斗爭”論的譴責,并迅速成為新精英政治意識形態的共識。

上世紀九十年代末,中國整個知識界被一項取代階級分析的、關于當代中國社會結構和社會階層的研究搞得不知所措。這項由中國社會科學院的研究團隊執行的題為《當代中國社會結構及其演變》的龐大研究計劃,將構造關于社會結構的新的社會話語作為政治上的責任。這項研究以韋伯的“社會階層結构構”分析取代馬克思主義的階級分析,認為“‘階級’這個詞常常指涉傳統馬克思主義的階級概念,也就是,那些根据是否擁有生產資料而劃分的集團,這些集團在利益上擁有多方面的沖突,彼此通過對抗和斗爭產生聯繫。這個詞使人們想起激烈的社會沖突、動蕩以及人與人之間的斗爭,一些學者和群眾對這個詞懷有敵意,希望拋棄它。”[9]這項研究的結論是當前中國社會分化為十大社會階層——國家和社會管理者階層、經理人員階層、私營企業主階層、專業技術人員階層、辦事人員階層、個體工商戶階層、商業服務人員階層、產業工人階層、農業勞動者階層、失業和待業人員階層。所有人都高興的是,現代社會結構已經形成,“不同于傳統的社會,現代社會的階層結構不是金字塔型的,而是橄欖型的,其中大多數社會成員位于中層和中上層的位置,一少部分群體位于上層或者相對靠上,另一少部分群體屬于最底層。”[10]

階級”這個詞在報告中一次也沒有出現,相反,中國社會被描述為一個橄欖型的富裕社會,完全無視中國作為世界工廠所創造的不斷成長的工人階級。并不是所有的中國社會學家都同意這樣的結論,即中國社會已經成為橄欖型社會,達到富裕和諧的狀態。在社會分層的理論框架下,更多人認為中國的社會結構是金字塔型的,大規模的中產階層在中國并沒有出現。社會不平等和社會緊張是不可避免的結果,因為至今還沒有被稱作中間階層的政治安全閥,可以去平衡隨著新興工人階級而來的高度分層的社會。正像社會學家李強所指出的,“因為長期缺少中產階級,‘社會緊張’在一段時間內不能被輕易消解。正因為如此,我們必須積極地為中產階級的成長培育社會環境。”[11]李強的終極關懷是為中國的改革制造一個社會穩定的局面,使改革進程不會被任何社會沖突,尤其是階級沖突所打亂。

二十世紀後期,當西方再次和東方相遇時,階級的死亡過程被複制。自二十世紀七十年代始,社會科學領域的西方學者專注于宣告“階級”分析的死亡,很快并且很自然地轉向韋伯的社會分層分析。馬克思的階級理論不但在後社會主義的中國,而且同時在後工業社會的西方社會死亡了。西方社會的學術界宣稱消費、閑暇、運動、性別、种族等等應該成為新的社會研究的焦點。在二十世紀八十年代和九十年代英美學術圈,關于階級和勞工的研究變得過時﹔研究這一問題的人無法逃脫被描述為死硬的(diehard)馬克思主義者的命運,意思是他/她只知道埋頭研究而搞錯了歷史的進展。一個缺少批判性的產業工人群體的西方社會,似乎意味著一個沒有階級和勞工的社會。階級從來不是一個值得關切的社會問題。後結构主義和後現代主義轉向進一步將關注的焦點從生產關系領域移到公民社會和消費領域,至多是對于中產階級和消費的研究。說後結构主義研究無助于我們對階級和勞工的理解,這顯然是一种誤解,尤其是涉及到行動者和主體性等問題時更是如此。然而,在西方“階級分析”死亡的論述充斥各個角落。[12]關于階級和勞工的研究發表得越來越少。歷史系、社會學系和政治科學系曾經把階級當作關注的焦點領域,但到二十世紀末,已經找不到一個階級和勞工研究的課程。當然,悲傷并不管用。主流的中國學者對于這一“事實”反而感到高興,并且尋求把西方階級分析的死亡這一宣稱作為自己的庇護所。

受西方學者極大的影響,新千年之後,尤其是在社會學家中間,對于中國社會的社會分層和不平等的研究迅速增多。由于階級在東方和西方的雙重死亡,社會不平等和社會分層這兩個詞被用來取代“階級”概念。四個代表性的話語是孫立平的斷裂社會、陸學藝的中產階級社會、李強和李培林的中國社會碎片化趨勢,以及李路路的結构化理論。陸學藝在題為《當代中國社會結构的演變》的研究項目中,以中產階級社會話語為社會和諧和社會流動提供了概念性指導,除此之外的其他三個人的研究都試圖說明改革社會的結構性缺陷、斷裂或是碎片化使貧富之間社會分化成為無解的難題。表面上看是漸進的話語,這些爭論所圍繞的中心是市場改革以及它如何產生出財富分配和社會沖突問題。然而,所有這些話語反過來又向上尋求解決問題的方法,尤其是將焦點放在國家在解決社會沖突中的作用,因為國家依然是能夠監控市場的最有力的政治機制。對于中國學者來說,市場需要法律和政治來規范。

在《遠東經濟評論》的一篇訪談中,被西方記者稱作中國左派學者代表人物的著名政治學家王紹光談到﹕“我把它(改革)稱作‘大轉型’。除了經濟政策外。中國現在第一次出現了社會政策……在社會主義時期,經濟和社會是嵌入在一起的,然後開始分開,現在又重新聚合。這尤其體現在醫療和教育方面。”王很高興看到中央政府重新介入社會領域,因為“上世紀八十年代和九十年代急切的經濟改革中,國家從諸如醫療和教育等領域退出,遺留下巨大的不平等,現在開始被彌補。” [13]

上述論述都涉及市場經濟所產生的“問題叢生”的社會,但在這些論述中,“社會”和“社會反抗”概念卻近乎缺失。在中國社會學家和知識分子那裡,社會政策是用來平衡經濟改革的東西。這些話語所包含的針對社會不平等的聲音,在最近這些年導致了一門所謂的公共社會學的出現。在我們看來,這正是中國社會學歷史內在的一部分。公共社會學實際上是中國社會學的特點,當國家要求社會學家參與改革的時候,這二特點就被創生出來。[14]事實的悖謬之處在於,這是沒有社會的“公共”。在“公共”的名義下,大部分社會學家或知識分子在經濟改革和全球化背景下僅僅能夠談論權力,期望出現好的政府(甚至不是好的治理)。當然,“階級”概念常常被公共社會學關于社會不平等話語的論述實踐所壓制。[15]

然而,正是在這一矛盾的歷史時刻,用德里達的話來說,馬克思的幽靈回來了。它必須回來。正如德里達所言,“反對意見似乎是無可辯駁,但是無可辯駁本身就表明﹕這個正義獲得了新生,它超越當下生命或其實際存在、超越其經驗的或本體論的實在性﹕不是朝向死亡,而是朝向一种生命的延續。”[16]這有一種“視覺效應﹕我們無法看到誰在注視我們”,但“這個幽靈般的存在的確在注視著我們”。[17]正當“階級”被剝奪了語言無法發聲的時刻,一個新的中國工人階級正在掙扎欲出。這個幽靈般的他者縈繞著、凝視著它自身,卻不想被任何人看到。

三、一种歷史性力量?

社會兩極分化問題引發的怨恨情緒,農村和城市出口加工區急速增加的集體行動,成為不和諧的雜音,使得人們不能再繼續依賴新自由主義的話語去推動不顧社會成本的經濟發展政策,平衡經濟發展和社會公平成為一項政治決策。“和諧社會”建設需要一种關于城市社會和農村社區的新的“想象”,并且需要將工人階級(包括數量已經萎縮的城市工人和廣大農民工)重新團結起來。

正是在統治話語發生新轉變之處,我們觀察到階級話語的回歸。這又制造出另一個諷刺﹕國家宣稱數量龐大的農民工是產業工人隊伍的一部分,在2003年和2004年的官方話語中第一次承認他們是工人階級的一部分。在2004年之初,中共中央和國務院發布了題為《關于促進農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的意見》的“一號文件”,公開聲稱“農民工是產業工人的重要組成部分”,理應受到國家的保護和享受基本的公民權。[18]和諧社會和對新工人階級的承認看起來似乎是自相矛盾,但國家現在試圖用國家保護和公民權的自由話語堅決地規避(circumvent)這個問題。[19]

有意思的是,與這一統治轉向相伴隨,出現了一些期待已久的中國學者關于新工人階級形成的學術研究。吳清軍2006年的論文《西方工人階級形成理論評述﹕立足中國轉型時期的思考》首先提出了這樣一個問題﹕一個處于轉型之中的社會主義國家,能否形成像十九和二十世紀的英國法國那樣的新工人階級?如果新工人階級形成了,它對中國社會的長期影響將會是什麼?通過對這個問題的回答,沈原為當今中國社會兩种類型的工人階級形成模式提供了宏觀的話語—— 一種是沿著博蘭尼的關于脫域的市場對社會的專橫以及勞動力商品化的循環過程這一論述歸納出的,另一种被馬克思的資本主義階級理論所型塑,即資本主義通過對生產資料和生產關系的剝奪,最終不可避免地導致勞動剝削。前一個用來理解國有企業工人的勞動斗爭,這些工人的生活正經歷著不斷脫域的(disembedded)市場和中國社會快速的勞動力商品化過程的沉重打擊。後者用來理解那些在沿海地區外資或私人企業中工作的農民工,作為正在形成的馬克思主義意義上的工人階級,他們的生活被新集體宿舍式的工廠體制所控制,除了向資本出賣自己的勞動力之外一無所有。

2006年標志著中國大陸階級研究的再現。當吳和沈忙于闡釋當今中國新工人階級的興起的時候,另一些人卻傾向于消解這一新生的工人階級。最有代表性的是于建嶸在2006年出版的著作,《中國工人階級狀況﹕安源實錄》,認為歷史和政治地形成的中國工人階級是“迷失”的。以對安源工人長達四年多的歷史和民族志研究為基礎,于激動地宣布,安源煤礦工人的集體行動不是沿著階級路線組織起來的,因此那些工人的行動只能被界定為“非階級的集體行動”。[20]

雖然于建嶸同情地呼喚中國工人的政治合法性,鼓勵他們合法地組織起來,形成他們的階級意識,依靠自身完成從自在階級向自為階級的轉變,但他從根本上低估了中國工人階級理解他們在與資本、國家、新興中產階級和城市精英的關系中形成的自身階級處境的能力。“迷失”的階級是于建嶸對當代中國社會的描述,并將其看作是來自他對于安源煤礦工人斗爭深入和實証研究的一個科學結論。他的良好願望是保護中國工人階級的成果,使之免遭一些烏托邦知識分子計劃的綁架,這卻使他誤入一個理論和經驗的死胡同,以至于認為中國工人階級在本體論上就是“迷失”的,當前的斗爭本質上是非階級取向的。這種去政治化過程的意外後果可能不是于建嶸的初衷,因為他急于保護工人階級自主形成的“可靠性”。

另外兩位大陸學者,許葉萍和石秀印則認為,如果工人的集體行動和勞動組織能夠被吸納入現有的政治體系,中國新工人階級可能會被消解。他們說﹕“工人階級可能會形成,也可能不會形成。它是否形成取決于社會能否把工人吸納進現有的體制,通過對現有體制的調節,讓工人相對于其他社會階層獲得相對的公正。如果工人不能夠被納入既存的體制,或者如果他們僅僅在形式上而非實質上達到他們所認為的公正,那麼馬克思意義上的工人階級的形成就是不可避免的。”[21]

表面上是同情工人的需要,認可他們合法組織起來的權利,然而許和石保護工人權利的迂迴路線卻導致對現有體制的公正化,剝奪了工人階級形成自己的階級的權利。

四、最後的討論﹕一個新階級主體?

在這篇文章中,我們考察了中國階級政治和階級話語中的一些歷史性悖論。我們首先見証了上個世紀八十年代和九十年代中國大陸新工人階級結構性地形成時階級話語的失語。階級概念被限制在小范圍的學術界。上世紀九十年代和新千年開始流行的社會分層概念完全取代了階級概念,導致當今中國不可避免的去政治過程。我們還試圖還原階級話語消逝的歷史過程,發掘根源于毛澤東“階級和革命”時代的階級連續和斷裂的結構的奧秘。中國知識分子的當代實踐和他們關于社會分層與社會不平等的研究進一步扼殺了階級話語,抵消了在快速變遷的中國社會中形成的對階級沖突的新理解。中國對“階級”概念的譴責伴隨著西方自上世紀七十年代開始的對階級分析死亡的宣稱,服務了改革的意識形態。現在對階級分析的重現,除了一小部分之外,同樣延長了一個去政治化的話語,消解了對中國向全球資本主義轉型的可能的批評。

社會主義時期的毛澤東理論極為重視人類行動者及其創造性,并因此和正統的馬克思主義關于階級和社會的分析相對立。階級概念對于中國農民來說無疑是陌生的。中國農民是中國共產主義革命的基礎,然而共產黨堅持聲稱自己是中國無產階級的先鋒隊。政治象徵與階級主體之間關係的恣意性如此明顯,使得中國共產主義革命看上去倒像是一場“後現代工程”,遠遠早于後現代主義進入社會分析領域。能指和所指的差異如此巨大,既維持了“階級”話語(這套語言對中國人地位的構造產生了持續而巨大的影響),又同時使得“階級”話語不再具有實質意義。難怪社會主義中國的政治符號需要不時地借助群眾運動來彌合這種差異性。因此,不能將以“階級”為身份的中國人看作是一种扭曲,而是對主體位置的一种質詢,它需要比經濟或者物質更加強大的一种力量。

中國新工人主體(打工妹或打工仔)的形成,他們的斗爭、獨特的色彩和活力、多重的場所,不再能被描述為或者政治化為單純的毛澤東時代的“階級斗爭”,因為在當代中國,打工主體經歷著、理解著、行動著并且規划著他們的人生軌跡。在追求全球化的中國,國家和資本的霸權話語稀釋著階級話語的力量,但這并不意味著階級分析已經過時。事情并不那么簡單。對于中國社會中的資本家和新興精英來說,重構階級結構和階級關係是一個當代工程。階級分析的消逝可以隱藏階級地位和社會特權,因而是新霸權的政治策略。為了給強調個體主義、專業主義、机會平等和開放市場的新自由主義經濟學話語掃清道路,階級話語被徹底壓制。因此,“階級”的歷史在中國被雙重取代,首先是被國家,其次是被市場。階級作為一個“符號”的幻覺是非常具有政治意味的,它使得在急劇變革的當代中國社會,階級實踐的意義無法呈現出來。

只有扎根于底層階級的經驗,譬如通過分析宿舍勞動體制下(中國打工者們親身抵抗資本和市場的地方)的日常微觀政治,階級分析才可能作為一种社會斗爭的武器重獲活力。[22]新的中國打工主體必須活出自身的階級經驗,作為其具體的生活斗爭的一部分。如果中國人曾經被自上而下地強加一套陌生的階級語言的話,那麼,在全球資本主義和中國現代性工程的交匯處出現的新型主體(打工妹/打工仔),正急盼著“階級分析”的歸來。[23]如果“階級分析”在今天的中國已經成為一套死亡了的話語,在後社會主義中國重新凸顯新的“打工”主體,就是一項及時的工程。我們希望工人的集體宿舍,作為控制和反抗的微觀空間,同樣能夠為這一新的工人階級開創一個改變的空間。

*張慧鵬為翻譯本文付出了大量時間和心血,本文作者謹此致謝!唯文責自負。

注釋﹕

[1] 毛澤東﹕《毛澤東選集》第一卷,北京﹕外語出版社1965年版,第13頁。

[2] 毛澤東﹕《毛澤東選集》第一卷,第18—19頁。

[3] 關于農民的作用和工人階級作為革命領導者的爭論,參見Stuart R﹒Sohram,《毛澤東的政治思想》,紐約﹕FrederickA﹒Praeger1969236—37﹒

[4] Schram,《毛澤東的政治思想》,236—37﹒

[5] 參見汪暉﹕“去政治化的政治,從東方到西方”,載《新左評論》第41(20069—10)29-45頁。

[6] 汪暉﹕“去政治化的政治”,第37頁。

[7] 孫立平﹕《斷裂﹕二十世紀九十年代以來的中國社會》,北京﹕中國社會出版社2004年版。

[8] 參見Andrew Walder,“改革時期的-X-F和管理者”。載《中國季刊》118(1989),第242—64頁。

[9] 引自李民啟﹕“世界體系視角小的中國社套結构”,社會學學者大會上提交的論文,紐約,2003316日。

[10] 中國社會科學院課題組﹕《當代中國社會階層研究報告》,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2年版,第124頁。

[11] 李強﹕“當前中國社會結构變化的新趨勢”,載《經濟界》,2006年第l期,第35-42頁。

[12] Nelson Lichtenslain()﹕《美國資本主義﹕二十世紀口60的社會思想和政治經濟》,費城﹕賓夕法尼亞大學出版社2006年版。

[13] Leslie Hook,“中國新左派的興起”,載《遠東經濟評論》,200734月版,第8頁。

[14] 參見Pun Ngai,“中國的公共社會學”(Michael Bumwav組織的“全球范圍的公共社會學”主題小組上提交的論文,國際社會學協會,德班,南非,20067月,第23—29頁。)

[15] 沈原的文章是個例外,“社會轉型與工人階級的再生產”,載《社會學研究》,2006年第2期,第13—36頁。

[16] Jacques Derrida﹒《馬克思的幽靈》,紐約和倫敦﹕Rout—ledge1994txx﹒

[17] Derrida,《馬克思的幽靈》,第7頁。

[18] 參見中共中央和國務院﹕《關于促進農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的意見》(一號文件)

[19] 參見Ching Kwan Lee,《抗法﹕中國東北和西南的勞工抗議》,伯克利﹕加州大學出版社2007年版。

[20] 參見于建嶸﹕《中國工人階級狀況﹕安源實錄》,香港﹕明報出版社2006年版。

[21] 許葉萍、石秀印﹕“工人階級形成﹕體制內與體制外的轉換”,載《學海》2006年第4期,第27—39頁。

[22] 正如 Elizabeth Perry正确指出的,“勞工政治起源于勞動者自身﹕他們的籍貫、性別、流行文化、教育、工作經驗等等”(《上海罷工﹕中國工人的政治》,加利福尼亞﹕斯坦福大學出版社1993年版,第4—5頁。

[23] 參見Pun NgaiChris Smith,“正确理解跨國勞動過程﹕後社會主義中國宿舍勞動體制”,《工作、就業和社會》2007年第21期﹒第27—46頁。Chris SmithPun Ngai,“作為控制和反抗場所的中國宿舍勞動體制”,載《人力資源管理國際學刊》,第17期,200688日,第1456—70頁。